1658724478_1920x649.jpg

国药国际再获中企国际形象建设优秀案例

2024-12-13

12月12日,在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指导的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上,国药国际《逐梦丝路十年 铿锵建功中亚》荣获2024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筑梦人物故事类”优秀案例,这是国药国际连续两届获此殊荣。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和国药集团部署要求,国药国际积极投身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促进“小而美”民生项目落地生根。此次获奖案例是国际国际深度参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生动缩影,也是发挥“走出去”中国企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并入选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优秀案例故事库。






在历史长河中,有一条蜿蜒曲折的丝绸之路,不仅承载着无数人探索未知的热烈梦想,更是书写下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壮美诗篇。而今,带着对和平、友谊、合作的共同愿景,人们再次踏上这条古老而又充满希冀的征途,跨越千山万水,触摸新时代强劲脉动,共同描绘“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崭新篇章。

中亚,欧亚大陆文明的十字路口,这片位于亚洲腹地的广袤之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这里的每一个国家,无论是乌兹别克斯坦,还是哈萨克斯坦,都如同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璀璨宝石,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为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简称国药国际)旗下国药(上海)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简称国药国际上海)致力于深耕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等中亚地区医疗器械与制药设备目标市场,为这片古老土地重现生机活力贡献中国力量。

国药国际上海设备项目部经理王亦俊发现,作为“一带一路”向西延伸必经之地,乌兹别克斯坦有着3200万居民,占中亚国家总人口的一半左右,意味着拥有该地区最大的医药医疗消费市场。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越,乌兹别克斯坦还可走向独联体国家(约3亿人)、西亚以及部分欧洲市场。在与独联体11个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区协议后,乌兹别克斯坦商品可免税进入这些国家市场。

然而,受制于落后的工业化水平及不健全的生产管理体系,当地制药企业工业基础薄弱且缺乏医药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经验,乌兹别克斯坦基本药物名录上仅有27%的药物能够在当地进行生产。2014年,面对这个充满机遇挑战的新兴市场,年轻的王亦俊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排除万难的勇气,成为了扎根深耕乌兹别克斯坦市场的领跑者。

“这是一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辽阔土地,处处洋溢着难以抗拒的神奇魅力。”每当提及乌兹别克斯坦时,王亦俊眼中总是闪烁着向往与兴奋的光芒。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但在王亦俊的心中,这片土地不仅承载着丰富古老的历史文化,更是可以开展深入合作交流的重要舞台。他深知,医疗器械与制药设备的引进与推广不仅关乎中乌两国医疗合作水平的提升,更是增进民心相通、健康福祉的具体行动。

新丝绸之路的“拓荒人”

自踏上乌兹别克斯坦土地的那一刻起,王亦俊便全身心投入到市场开拓浪潮中。跨越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他带领团队深入调研本地医疗需求,夜以继日地与行业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倾听当地老百姓声音,竭尽全力收集来自市场的第一手真实信息,力求将最先进、最适合的设备引入乌兹别克斯坦,为当地百姓们带去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在此基础上,王亦俊精心策划将中国优质制药设备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成功推动多个项目落地实施。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乌兹别克斯坦在制药领域推行深化改革,明确要求生产流程与车间设计必须遵循GMP的高标准,以促进产业升级和质量控制。正当本地企业普遍遭遇发展瓶颈之时,王亦俊敏锐捕捉到这一难得的契机,持之以恒地以客户为中心,深入挖掘和前瞻性地引领客户需求,公司独家代理的一步法吹瓶设备赢得市场青睐并成功落地投建。
乌兹别克斯坦生产工艺升级的大输液生产线
这条生产线不仅是乌首条一步法吹瓶大输液生产线,其核心装备更全部由中国自主研发与生产,相较于发达国家的传统设备,其展现出更高的生产效率、更简化的生产流程以及更亲民的价格优势,一举为当地医药行业树立起新的标杆。

拼命三郞式的项目带头人

“现在进度如何了,路线确保了吗?”言语间透露出对项目进度的热切关心与期待。
“方案能不能再优化,把耗时缩短点。”询问中蕴含着对完美的不懈追求和对时间的格外珍视。
2022年新春佳节,当万家灯火共庆团圆之时,国药国际上海办公室里却光亮如昼,窗外是城市的繁华灯火,室内则是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激烈讨论交织着智慧火花,急促脚步声在静谧的夜晚中回响,话筒里的声音略显疲惫沙哑却透露出坚定与决心。王亦俊与项目团队成员正全力以赴与乌兹别克斯坦客户紧密协作,调整着一步法吹瓶大输液生产线的运输计划,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
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王亦俊已连续数日加班到凌晨。困了,他就倚靠在办公桌上小憩一会;累了,他就坐在椅子上闲目休息一会。一连数个白天黑夜,他未曾有过停歇,忘记了周末,忘记了假日,全力以赴投入到这场攻坚战的冲刺阶段。他深知每一刻的坚守,都是为了让设备早日到位,让生产线顺利运转。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他希望通过这一切的努力,能够让中亚人民早日拥抱来自中国的先进设备,切身感受到来自新丝绸之路上东方国家的热情温暖。
王亦俊(中)与客户及供应商讨论技术细节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斗,王亦俊终于见证了这条先进生产线顺利投产的辉煌时刻。那一刻,车间内欢呼声此起彼伏,工人们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与自豪,见证了自动化科技如何让医疗用品生产效率飞跃,同时也极大地减轻了人工负担。更令人振奋的是,该车间迅速获得了乌兹别克斯坦GMP认证,标志着其生产质量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大输液车间生产现场
王亦俊说,传统大输液瓶需要通过两台设备生产,第一步做瓶坯,第二步吹瓶,而中国新型一步法吹瓶设备+洗灌封联动一体化生产大大缩短生产环节,成功避免半成品周转引入杂质,同时避免二次加热减少能耗。
“实在是太棒了!来自中国的生产技术非常领先,不仅帮助我们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还使得我们赢得了可观的订单,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当地客户喜出望外。
如今步入生产车间,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整洁有序的环境、高效运作的机械臂,无不彰显着现代化生产的魅力。制瓶、吹气等工序在自动化流水线上流畅衔接,展现出科技与医疗的完美融合。客户对项目的交付质量赞不绝口,该项目也因此成为国药国际海外业务拓展的经典范例之一。
大输液生产线灭菌车间

勇创奇迹的逆行者

成功从无坦途。在开拓乌兹别克斯坦市场的征途上,王亦俊和团队遭遇了诸多始料不及的难关,其中尤为棘手的是,在一步法吹瓶设备运输关键阶段,新疆地区作为重要物流枢纽受阻,直接导致原计划的大型设备运输平板车皮全部停摆,项目交付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王亦俊深知,每一秒的流逝都可能对项目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公司鼎力支持下,他以出色的组织能力迅速集结项目团队,夜以继日地研讨对策,不断优化运输方案与包装设计,同时与专业货运代理紧密协作,最终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设备安全、及时地送达客户手中。
吊装主体设备
但挑战并未止步。随着设备顺利抵达,国际旅行因疫情受限又成为新的“拦路虎”,国内设备工程师赴现场安装调试难以成行。可在设备业务中,人员及安装调试不可或缺。
“如果安装调试进度继续拖延,整个项目进程将被迫中断或整体延后,从而对客户生产计划和运营成本造成严重影响。”面对突发状况,王亦俊再次展现出难得的应变能力,想方设法与客户沟通并寻找当地安装施工单位,最终确认部分设备在中方公司提供视频指导下由当地技术人员完成安装。
为了追回被耽搁的时间,王亦俊带领团队提前组织设备工厂与当地技术人员共同制定完善的安装调试流程计划。这一过程中,他亲自督战,全天24小时实时在线指导,与团队及当地技术人员紧密配合,通过精细测试、反复确认,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不仅弥补了因疫情造成的时间损失,还进一步提升了项目整体效率与质量。乌方客户对现场技术指标的高完成度深感振奋,同时对王亦俊团队所展现出的高效远程调试服务及本地技术支持给予高度评价与诚挚感谢。
“碰到问题就解决问题,一切为客户着想。”王亦俊始终坚信,唯有心系客户,方能赢得市场的尊重与信赖,并以此为导向,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产品竞争力。

制药全球化的推动者

一步法吹瓶设备的成功离不开王亦俊和团队成员的努力,同时也得益于国家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出的领先策略。望着邮箱中静静躺着的客户“表扬信”,王亦俊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说的欣慰与满足。他说道:“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能够让客户满意并认可中国的设备与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动力与荣光。”
正是这份对事业的无比执着与热爱,引领着王亦俊在乌兹别克斯坦市场屡创佳绩。他主导推进的安瓿水针项目洁净室工程及固体制剂项目洁净室工程同样成效显著,它们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散了当地民众因药价高昂、供应不足而笼罩的阴霾。如今,本土生产能力的提升确保了药品充足供应与价格亲民,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为民众健康生活筑起了坚实的防线。
签约现场
2024年,王亦俊团队在探索新的项目领域上更是有了全新突破。他们首次成功完成了制药生产线设计图纸的服务类业务,这标志着团队在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上实现质的飞跃,从传统设备制造与供应转向了更为复杂、高附加值的设计咨询服务。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王亦俊带领团队深入调研了解当地制药行业实际需求与未来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先进制药生产线设计理念,精准提供既符合国际标准又兼顾当地生产环境的高效、安全、环保的生产线方案。这一过程不仅考验了团队专业技术能力,更彰显了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卓越能力。
这样的成功,不仅为乌兹别克斯坦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智力支撑,也是中乌两国在制药领域深化合作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意味着国药“设备+技术+服务”高质量“走出去”思路走向成熟,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走上去”,展示了中国企业在技术输出和服务提供方面的实力,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制药工程技术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更为重要的是,它进一步拓宽了国药国际上海在乌兹别克斯坦乃至中亚地区的业务版图,致力于将更多的高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推动全球制药行业进步发展贡献国药智慧与中国力量。
除了连续啃下数不清的“硬骨头”、成功推动多个项目落地实施之外,王亦俊与项目团队一道促进了国药国际与当地医药相关行业机构的深度合作,为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疗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情系中亚的携手共进者

王亦俊带领项目团队始终不渝地致力于构筑中乌医疗合作的坚固桥梁,为增进两国人民健康福祉倾注了巨大热情。2018年起,国药国际上海便开始筹备目标市场竞争战略的核心项目,并于中亚腹地设立国药国际中亚办事处,以乌兹别克斯坦为起点,全面推进“SINOPHARM”品牌药品的注册、品牌塑造、宣传推广及市场拓展工作。
在此过程中,王亦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助力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历经数载深耕细作,中亚办事处不仅成功构建起“以乌兹别克斯坦为桥头堡,积极向周边中亚国家扩展医药国际化业务”,还显著增强了“SINOPHARM”品牌在当地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为国药国际海外版图扩张与国际化战略深化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成就背后是公司与乌方伙伴深厚友谊与精诚合作的见证,从客户在车身主动张贴醒目的“国药”标识,到热情为中国朋友升起的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飘扬,一个个温馨而感人的瞬间,无不彰显着中乌两国合作的美好情谊。
当地合作伙伴为到访的国药国际上海团队升起五星红旗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艰难时期,王亦俊带领的团队成员接二连三地倒下。将工作背景从熟悉的办公室转移到卧室、方舱隔离点甚至医院,这种变化不仅考验着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也考验着团队协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然而,王亦俊和团队没有被困难击垮,反而以更加顽强的姿态继续前行。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通过视频连线等方式,团队依然与乌兹别克斯坦客户们保持着紧密沟通并竭尽所能提供帮助。
当口罩及口罩生产设备成为全球抗疫稀缺资源时,公司及团队迅速响应,以惊人的“国药速度”在极短时间内为远在4000公里外的乌兹别克斯坦朋友们争取到宝贵的口罩生产设备现货,从筹备到出口全程仅耗时7天。这在全球物流受阻的艰难时期,不仅展现了公司高效迅捷的应急能力,更传递了民心相通的“国药温度”,赢得了乌兹别克斯坦人民由衷的感激。这一善举,无疑是“国药”品牌国际影响力与责任担当的又一生动体现。
抗疫物资抵达当地合作企业后合影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王亦俊与团队一道勇闯中亚市场的故事,是对“天道酬勤”这一中国古老智慧的生动诠释,激励着新时代国药追梦人勇往直前,不断超越自我。时至今日,这些项目、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情谊,成为了推动乌兹别克斯坦医疗事业不断向前的强大动力,书写着中乌医疗合作的新篇章。
回望在中亚市场的10年辛勤耕耘,王亦俊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为建设当地、造福当地,增强当地人民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一切努力付出都是值得的,自己也早已深深融入这片土地,愿将火热青春书写在中亚大地上。”


国药大集

不出国 买全球

国药大集

健康好物 国药精选 嗨购全球